主頁 > 百科知識 > 六國論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各是什么

六國論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各是什么

時間:2024-11-29 21:27:15 瀏覽量:

1.本文的中心論點就是文章開頭第一句話:“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钡谝粋€分論點是“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第二個分論點是“不賂者以賂者喪。”作者開門見山、直截了當?shù)靥岢鲋行恼擖c,不僅緊扣題目、明確了論題,而且便于后文馳騁文墨、自由論證,在結(jié)構(gòu)上具有提挈下文、統(tǒng)攝全篇的主腦作用。兩個分論點實際上是從正(第一個分論點)反(第二個分論點)兩方面進一步揭示中心論點。

2.課文第二段論證了第一個分論點“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論證和引用論證的方法,針對韓、魏、楚三國賂秦的弊端進行論證。先擺出秦“戰(zhàn)勝而得”與諸侯“戰(zhàn)敗而亡”的事實,從正反兩方面對比論證;接下來,從“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義至矣”幾句,雖是想象之詞,但形象地說明了諸侯之地得來不易卻如棄草芥;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話“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作比喻論證,貼切恰當,既補充了上文的論證,義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論證深入淺出,明白易曉,增強了說服力。

3.這里提出了第二個分論點“不賂者以賂者喪”。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層論證的方法,共分兩層論證:第一層論齊國,雖“未嘗賂秦”,但它親近秦國而不聯(lián)合五國,所以,五國一旦破滅,它就必然要隨之遷滅;第二層分別論證“燕趙之君”的“義不賂秦”,有力地證明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分論點,否定了“六國互喪,率賂秦耶”的疑問,從反面論證了中心論點的正確,使論證完備周密。最后從“向使三國”到“或未易量”幾句,以假設的原因得出假設的結(jié)果,歸納了第二、三段對兩個分論點的論證,照應了開頭。

4.本段是在前面議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借古諷今,給北宋當權者提出了警告,勿蹈秦國滅亡六國的覆轍。作者的觀點源于歷史,又高于歷史。從寫作目的來看,這恰恰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主旨思想。

© 轉(zhuǎn)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nèi)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內(nèi)容侵權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