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百科知識 > 天凈沙秋思的主題思想

天凈沙秋思的主題思想

時間:2024-12-19 14:59:01 瀏覽量:

《天凈沙·秋思》的中心思想:

這首小令用寓情于景的方法,通過對秋天黃昏時的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了異鄉(xiāng)游子的羈旅之情,也反映了當時沉悶的時代氣氛,體現(xiàn)了飄泊羈旅的游子思鄉(xiāng)的愁苦以及孤寂,悲涼的心境。

元曲作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原文: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統(tǒng)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獨自漂泊的羈旅途中,他寫下了這首《天凈沙·秋思》。

詩詞賞析

《天凈沙·秋思》說的就是羈旅漂泊之人,時逢黃昏,突然面對眼前景,有感而發(fā),發(fā)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

先見到的一組意象是“枯藤老樹昏鴉”,一片秋悲之景。接下來的一組意象變了“小橋流水人家”,似喜似怨,好像這組意象似乎表達出了一種略略的有些欣喜的意境。

第三組意象就是“古道西風瘦馬”,這組意象又和開始的“枯藤老樹昏鴉”非常匹配,其實這兩組意象中的六個景物,藤、樹、鴉和道、風、馬,前面的修飾是枯、老、昏和古、西、瘦,合在一起,就點出了秋天的悲涼。

這三組意象,第一組藤纏著樹而樹上落著鴨,這組是由下到上的排列;第二組,“小橋流水人家”小橋和橋下面的水和水流過去水邊的人家,這是由近到遠的一組排列;古道,古代的驛道,道上的西風和瘦馬,這瘦馬一定是越來越近了,才能看得清楚,所以從古驛道到道上西風和瘦馬,這是從遠到近的排列。

看似隨機并列的三組意象,仔細揣摩,不僅有并列,還有遞進的層次關系。而第一組和第三組是絕對的悲涼,第二組又貌似有些欣喜,在其間起到一個強烈的反差作用,但即使這樣,也只是萬里長征直走完了第一步。

這三組看似并列卻又另有玄機的九個意象,如果只是隨機的散放在那里,它的魅力不能直達人心。這時候,最后一個意象出場了,“夕陽西下”,這一下,這個意向,把九個前面的意向全部統(tǒng)攝過來,一下造成了一個時空統(tǒng)一的場面,這就像有了一個舞臺,所有的人物都在這個舞臺上呈現(xiàn)。

“斷腸人在天涯”,當人出現(xiàn)的時候,所有意象,所有的景物,所有的自然,所有的眼前景,都和心中情達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完美的合一。所以,這首天凈沙看似隨手寫來,其實手法老道,大巧不工。

© 轉(zhuǎn)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nèi)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內(nèi)容侵權(quán)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