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百科知識 > 畬族的具體資料

畬族的具體資料

時間:2024-12-21 17:41:01 瀏覽量:

畬族,現有人口70萬余人。畬族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等省,畬族居住地多屬江南丘陵地帶。其先民是長河“武陵蠻”的一支,后來經多次遷徙,大約在13世紀、14世紀來到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的山區(qū)

畬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無文字,通用漢文。

畬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

畬族住房多為茅草房和木結構瓦房,一般都有廳堂和左右?guī)?。蓋房往往是先立柱、上梁、蓋瓦,然后再筑墻和整修室內。

畬族婦女多穿大襟小袖衫,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ㄟ厼閷捈y的是中青年婦女的服裝;老年婦女穿窄紋花邊的衣服、短褲,褲角鑲有鋸齒形花紋,束黑色綁腿。畬族婦女的“鳳凰裝”別具風格,在衣裳、圍裙上刺繡各種彩色花邊,多是大紅、桃紅夾著黃色的花紋,鑲繡的金絲銀線象征著鳳凰頸、腰和美麗的羽毛,金色腰帶象征著鳳凰尾巴,周身叮當作響的銀器象征著鳳凰的鳴叫。全套“鳳凰裝”一般作為畬族女子的嫁衣。

每年農歷三月三是畬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各家照例要蒸烏米飯,用來聚餐、贈友、祭祀祖先。烏米飯的做法是把野生植物烏樹葉搗碎煮汁,然后撈出,在汁中放入糯米,這樣做出的飯顏色烏黑,數日不餿,用豬油炒熱,香軟可口。

祖圖,又稱“盤瓠圖”,是畬族信仰的主要標志之一。畬 族把有關始祖盤瓠的傳說畫在布上,制成約40幅連環(huán)畫式的圖像,代代相傳,稱為“祖圖”。畬族民間還有“高皇歌”,記述盤瓠王不平凡的經歷,歌頌其英勇殺敵、繁衍子孫的豐功 偉績。畬族每年還定期舉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懸掛祖圖,是早期原始社會中圖騰 崇拜的殘跡。

二月二“會親節(jié)”是畬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由于族支繁衍,子孫散于浙南、閩東各地,省親路遠,探親無期,便約定在每年春耕前的農歷二月二為“會親節(jié)”,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節(jié)日中人們從四面八方云集而來,訪親友、致問候。入夜,約為信號的信炮凌空而起,一隊隊提燈游村的人貫穿行于各個畬村,山谷里禮炮齊鳴、煙花怒放。

畬族喜愛武術。他們的武術基本上可分棍術和拳術兩大類。由于根術器械的長短及其功用有別,又有不同的名稱,一種叫“丈八棍”,長一丈二尺,由單人要弄。另一種叫“齊眉棍”或稱“盤柴極”,長六尺,兩人對打。棍術動作復雜多樣,有雙頭挺、三步跳、四步半、七步、九步、猴子翻身等。拳術(又叫“打工頭”)在一些富族山村十分盛行,還有令人叫絕的點穴功夫。

畬族地區(qū)多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有豐富的作物及特產資源,農產品以稻谷、玉米、豆類、煙葉、土豆為主,盛產林木及毛竹。樹木以松杉為主,還有世界稀有的珍貴樹種栓皮櫟、檫樹。最具特色的是方形木,樹干棱角分明,枝葉茂盛。畬族地區(qū)還盛產茶葉、油桐、香菇及名貴藥材,著名的景寧“金獎惠明茶”就出產在這里。此外,畬族地區(qū)還有豐富的動植物及礦產資源。

TAG: 畬族

© 轉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網,如內容侵權與違規(guī),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聯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