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百科知識 > 什么是電負性

什么是電負性

時間:2024-12-25 07:31:01 瀏覽量:

電負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的標度。元素的電負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又稱為相對電負性,簡稱電負性,也叫電負度。電負性綜合考慮了電離能和電子親合能,首先由萊納斯·卡爾·鮑林于1932年引入電負性的概念,用來表示兩個不同原子間形成化學鍵時吸引電子能力的相對強弱,是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共用電子的能力。通常以希臘字母χ為電負性的符號。鮑林給電負性下的定義為“電負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能力的標度”。元素電負性數(shù)值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反之,電負性數(shù)值越小,相應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弱(稀有氣體原子除外)。

一個物理概念,確立概念和建立標度常常是兩回事。同一個物理量,標度不同,數(shù)值不同。電負性可以通過多種實驗的和理論的方法來建立標度。電負性可以理解為元素的非金屬性,但二者不完全等價。電負性強調共用電子對偏移方向,而非金屬性側重于電子的得失。

© 轉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lián)網,如內容侵權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