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9 13:00:46 瀏覽次數(shù):2
陽奉陰違 [成語解釋]陽:表面上;奉:遵守,聽從;陰:暗地里。指玩弄兩面派手法,表面上遵從,暗地里違背。 [典故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十七回:“陽奉陰違,也就奈何他不得?!?譯文:表面上遵從,暗地里違背,也拿他沒辦法。 [近義詞]兩面三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反義詞]心口如一、表里如一 [常用程度]常用 [感***彩]貶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聯(lián)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名字:陽奉陰違
成語發(fā)音:yáng fèng yīn wéi
成語解釋:陽:表面;奉:奉行;遵守;陰:背后;暗里;違:違背。表面上遵從;暗地里違背。
成語出處:明 范景文《革大戶行召募疏》:“如有日與胥徒比,而陽奉陰違,名去實存者,斷以白簡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