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百科知識 > 知與行議論文800字

知與行議論文800字

時間:2025-01-05 04:28:04 瀏覽量:

行動是知識的積累,也是知識的驗證,這是我一直崇高的zhi真理。而“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便是我所推崇的無上箴言。這句話出自《禮記?中庸》。大意是:廣泛的學習,詳細的詢問,對自己所學的東西要慎重地思考,做出準確的辨析,然后踏踏實實地去實踐。

這也是一種知與行的關系。先知而后行,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去親身實踐,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記得剛上初中時,一時間不適應這種快節(jié)奏,制定了很多學習計劃,希望可以提高學習成績。但制定了卻沒能去做,學習自然不會進步。后來,爸爸發(fā)現(xiàn)了這種情況,便向我講了這條格言。他說:“在古人看來,耳聞、目見、心知、力行是認識事物的四種途徑,但以‘力行’最為重要。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讓知與行結(jié)合起來。知是行的前提和向?qū)?,反過來行又會進一步促進知的深入發(fā)展,只有這樣才會更快的進步?!卑职值囊环?,不僅使我醒悟,也因此讓我喜歡上了這條格言。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人因為做到“力行”、“審問”而有所成就。在先秦的諸子百家中,墨子是最講究實際行動的。他和他的弟子,都在實踐中推行墨家的施政思想,使墨家成為春秋著名的學派。自古以來,也有很多思想家、學問家在知與行的問題上做了有益的探索。李時珍走遍了南方各省,收集民間藥方,逐一加以驗證,寫成了不朽的醫(yī)學名著《本草綱目》。無數(shù)實例證明:那些僅僅靠書本獲得知識而缺乏實踐的人,是很難成為大學問家的。在當今社會中,知識的重要性非比尋常。只有擁有豐富的知識,才能取得成就。而得到知識最有效的方法除間接經(jīng)驗外,還可在實踐中獲得。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 轉(zhuǎn)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nèi)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內(nèi)容侵權(quán)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