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知識 > 老人扶不扶的道德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5-09-29 22:55:32 瀏覽次數(shù):4
一個樂于助人的人出于好心肯定會去扶人,一個懂得感恩的老人絕對不會要那個人一分錢而且會懂得感激。那么,為什么會產生碰瓷這種事?結果就很明顯了,是我們的道德變低了,人心變黑了,也就是說,我們中國人的素質普遍變低了,人開始變得自私自利起來了。中國現(xiàn)在處于發(fā)展中國家,雖然科技經濟變好了,但素質是越來越下降了,但我相信雖然大多數(shù)人素質低下,但總有那么幾個人是有素質的,要解決碰瓷問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素質問題!
擴展資料
近日,有媒體派記者到不同地點進行現(xiàn)場測試,用“摔倒街頭”的體驗式采訪,看看危難之時到底有多少人、在多長時間里施以援手。無獨有偶,某單位主辦的大型社會公益活動走上街頭,以 “假摔”來觀察市民面對此情況的反應,還對第一個施以援手的人現(xiàn)場送汽車大禮。
此類“假摔”測試,初衷可能是好的,希望鼓勵更多人行善舉,希望能對社會道德生態(tài)作一回實證研究。但是,用“假”來測試道德和愛心,終究不妥,還會帶來副作用—今后,人們在面對“扶不扶”的問題時,既要糾結會不會好心反遭訛,還會懷疑“這是不是一個測試”。這樣,無疑給道德生態(tài)加了一瓢“渾水”。見路人摔倒,有些好心人想扶,卻怕成為“試驗品”;有些人本不想扶,頭腦中卻閃過“可能會幸運得大獎”的念頭而去扶了。這樣的情況下,又該如何為路人的道德水準來打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