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shí)間:2025-09-30 02:12:02 瀏覽次數(shù):3
原文: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曰:“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不祥也?”晏子對(duì)曰:“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⑾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為不祥也?”
(選自《晏子春秋》)
譯文:齊景公外出打獵。上山碰到虎,到沼澤地遇見蛇。返回宮中,召見晏子,他問晏子說:“今日我外出打獵,上山則見虎,到沼澤地則見蛇,這大概是所說的不祥吧?”晏子回答說;“國家有三不祥,這些都不在其中。有賢德之人國君卻不了解他,是一不祥;了解了卻不任用他,是二不祥;使任用了卻不委以信任,是三不祥。所說的國家不祥,是指這樣一些問題。您今天上山碰到老虎,山是老虎的家呀;下沼澤遇見蛇,沼澤是蛇的窩啊。到虎穴去就見到了虎,到蛇洞去就見到了蛇,這一點(diǎn)兒也不奇怪,完全是意料中之事,怎么能說是不祥之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