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shí)間:2025-10-21 22:38:01 瀏覽次數(shù):0
“噤若寒蟬”形容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漢語成語,讀音是jìn ruò hán chán,原指像冬季的蟬那樣停止鳴叫,含貶義。出自《后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br/>近義詞:緘口結(jié)舌、守口如瓶。
反義詞: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
造句:
1、母親只用眼角一瞄,我們馬上閉緊嘴巴,噤若寒蟬。
2、我就是了解禍從口出的道理,所以才噤若寒蟬。
3、人群擠滿了廣場,他們秩序井然,噤若寒蟬。
4、爸爸正在氣頭上,大家都噤若寒蟬,深怕再惹他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