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是什么意思

發(fā)布時間:2025-10-22 00:51:01 瀏覽次數(shù):0

“戚”(拼音:qī)是漢語常用字,最早見于商代,古字形像邊緣帶齒的斧鉞,本義是斧鉞,古兵器名。假借指親近、親戚。又借用來表示悲傷、憂愁,后也寫作“慽”或“戚心”,這兩個字也與“戚”通用表示親戚?,F(xiàn)代漢字整理時,“慽”和“戚心”均作為“戚”的異體字被淘汰。
造句:
1、“悲戚”:我們不單感受到了世界大多數(shù)地方的悲戚,同樣也看到了來自***世界的哀傷,他們也被這個冒以他們宗教的名義所犯下的罪行震驚了。
解釋:悲傷。
2、“親戚”:這當(dāng)然以失去力量為代價,我認(rèn)識的任何一個在工作中接觸過成年類人猿的人,都對他們的這個親戚在力量競賽上的優(yōu)勢充滿敬意。
解釋: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3、“休戚”:它們是必不可少的,不僅僅是對單個的用戶,對整個社會也是,因為它們通過分享與合作促進(jìn)了整個人類社會的團結(jié)和休戚與共。
解釋:歡樂和憂愁,泛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

需要裝修報建?需要辦理施工許可證?歡迎咨詢客戶經(jīng)理 1822155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