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履和步履是什么意思

發(fā)布時間:2025-10-23 06:55:01 瀏覽次數(shù):0

布履和步履意思:
1、布履是名詞(用布做的鞋)。
2、步履是動詞,步履蹣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形容走路腿腳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樣子。
布履是漢以后鞋的總稱。秦朝時期,古代稱鞋為屨,履為動詞,是“踐”、“踩”或“著鞋”的意思。古代的履種類繁多,以質(zhì)料來分,有布帛、草葛和皮革三種。
布帛履是以絲、麻、綾、綢、搓等織物制成的履。草葛履是以蒲草為原料,經(jīng)碾搓編織而成的鞋子。皮革履是有生皮和熟皮之分,以生皮制成的稱革鞜,以熟皮制成的稱革鞮。
商代貴族,腹下佩黼或韋革畢,腳穿翹頭船式樣的翹尖鞋,而商代武士穿的則是薄底翹尖皮履。從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玉人,也見已著履,并有鞋翹。其實,在殷商時,人們已熟練地掌握了絲織技術(shù),絲織物和紡織物已普遍流行。當(dāng)時在貴族階層中,除穿皮履外,并且普遍地穿著各種麻鞋和絲鞋了。
布鞋和中國女性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中國女性一旦穿上布鞋,則更添了十分性感和嫵媚,與眾不同的氣質(zhì)和品味,布鞋的柔和,自然的美麗,簡潔的風(fēng)格。

步履的意思
需要裝修報建?需要辦理施工許可證?歡迎咨詢客戶經(jīng)理 1822155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