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加一筆寫8個(工字加一筆寫8個字)

發(fā)布時間:2025-10-23 09:18:01 瀏覽次數(shù):0

干字加一筆都有什么字?

干字加一筆:開、王、午

基本字義:

1、開

啟,張,把關閉的東西打開:開啟。開化。開誠布公。

2、王

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現(xiàn)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王國。王法。公子王孫。王朝(cháo )。

3、午

用于計時:午時(白天十一點到一點)。午間。午飯。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

擴展資料

筆順:

組詞解釋:

1、午睡[wǔ shuì]

午覺。

2、上午[shàng wǔ]

時間詞。指清晨到正午十二點的一段時間。

3、午間[wǔ jiān]

中午:午間休息。

4、正午[zhèng wǔ]

時間詞。中午十二點。

5、中午[zhōng wǔ]

時間詞。指白天十二點左右的一段時間。

干字加一筆變成什么字 干字加一筆會變成什么字

1、干字加一筆變成:開、王、午。

2、開,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一級字(常用字)。 讀作kāi。最早見于戰(zhàn)國文字,金文屬會意字,會兩手拉動門栓開門之意。古文“開”字兩旁為兩扇門,中間一橫代表門栓,下面為兩只手,表示用雙手拉動門栓開門。篆文從門,開聲?;咀至x為:啟,張,把關閉的東西打開。引申為開放、打通,再引申為啟發(fā)、開導、發(fā)動等義。“開”也是中華姓氏之一。

3、王(拼音:wáng、wàng)是漢語通用規(guī)范一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 ,指事字,其甲骨文像斧鉞之形,“王”便是以斧鉞象征王權(quán)。本義是古代的最高統(tǒng)治者。秦漢以后,帝王改稱為皇帝,“王”就成為封建皇族或功臣封爵的最高項,如:諸侯王、親王、郡王等。也指在某個領域、某一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如:故事大王等。以上義讀wáng。“王”一般作為名詞,但有時也作為動詞使用,指稱王,多用于古代漢語中,讀wàng。

4、午,漢語一級字,讀作wǔ,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是舂杵,引申指抵觸(即《說文解字》所謂的“啎也”),借作“五”而指縱橫相交,又借作十二地支的第七位,還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馬”等。

干加一筆有幾個字?

干加一筆:王、午、開、于。

拼音:wǔ,注音:ㄨˇ,結(jié)構(gòu):單一結(jié)構(gòu)(獨體字),部首:ノ,字碼1:U:5348;GBK:CEE7;鄭碼:MAED,字碼2:倉頡碼:OJ;四角碼:80400,五筆:TFJ,總筆畫:4畫,筆順:ノ一一丨,字級:一級字(0119),平水韻:上聲七麌。

釋義:

1、地支的第七位。

2、午時,舊式記時法,相當于十一點到十三點。

3、日中的時候(十二點)。

組詞:午睡、上午、午間、正午、中午、午覺、下午、午時、傍午、午休、亭午、午夜。

筆順

擴展資料:

一、午睡 [ wǔ shuì ]

釋義:

1、午覺。

2、睡午覺。

二、上午 [ shàng wǔ ]

釋義:時間詞。指清晨到正午十二點的一段時間。

三、午間 [ wǔ jiān ]

釋義:中午。

四、正午 [ zhèng wǔ ]

釋義:時間詞。中午十二點。

五、中午 [ zhōng wǔ ]

釋義:時間詞。指白天十二點左右的一段時間。

干加一筆是什么字 干加一筆有哪些字

開、午、王。

干的本義指一種用于抵御戈的武器,也指事物的主體部分。干的常見組詞有:干擾、餅干等。

漢字是漢語的書寫文字,也被借用于書寫日語、朝鮮語、越南語等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fā)達的文字。

干字加一筆有哪些字

1、干字加一筆有的字:開、王、午。

2、開拼音:kai

釋義:啟,張,把關閉的東西打開:開啟。開化。開誠布公。割:對開。三十二開本。通,使通:開導。開竅。使顯露出來:開采(挖掘礦物)。開發(fā)。擴大、發(fā)展:開擴。開拓。

3、王拼音:wáng

釋義: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現(xiàn)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王國。王法。公子王孫。王朝(cháo)。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4、午拼音:wǔ

釋義:地支的第七位,屬馬。用于計時:午時(白天十一點到一點)。午間。午飯。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

干字加一筆有哪些字
需要裝修報建?需要辦理施工許可證?歡迎咨詢客戶經(jīng)理 1822155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