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10-24 07:21:01 瀏覽次數(shù):0
水垢的形成是因為水中有鈣、鎂離子及其它重金屬離子存在,容器燒過多次會后,水中含有微溶于水的硫酸鈣由于水的蒸發(fā)而析出,原先溶解的碳酸氫鈣和碳酸氫鎂,在沸騰的水里分解,放出二氧化碳,生成難溶解的碳酸鈣和氫氧化鎂也沉淀下來,有時也會生成MgCO3。這樣就形成了水垢。
水垢的組成或成分是比較復(fù)雜的,通常都不是一種單一化合物,而是以一種化學成分為主,并同時含有其它化學成分。按其水垢的化學成分,一般可分為碳酸鹽水垢、硫酸鹽水垢、硅酸鹽水垢、氧化鐵水垢、含油水垢、混合水垢及泥垢等幾種。
水垢根據(jù)其形成原因和成形狀態(tài)的不同大致可分為硬垢和軟垢兩種。當水中含有碳酸鹽膠體、細菌和有機物等雜質(zhì)時,碳酸鹽類似于水泥沙漿中的沙石,而膠體、細菌和有機物等則相當于水泥沙漿中的水泥。
當水中膠體、細菌和有機物等粘性物質(zhì)和碳酸鹽共同作用,在高溫煮沸條件下則形成了和容器粘附在一起的硬垢。而一旦膠體、細菌和有機物等粘性物質(zhì)被去除后,即使水中鈣、鎂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濃度很高,也進行成潔白而松散的容易去除的碳酸鹽軟垢,而不會產(chǎn)生硬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