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10-24 17:50:01 瀏覽次數(shù):0
劓刑是古代一種殘忍的刑罰,劓發(fā)音為[yì],劓刑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酷刑,屬于肉刑中的一種,與宮刑、黥刑、刖刑、大辟合稱為五大肉刑。劓刑是對犯人的一種什么樣的懲罰,這種肉刑的執(zhí)行方式是怎么樣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
劓[yì]刑:割鼻子劓刑最早起盛行于我國的夏商時期,到了漢文帝之時就廢掉了這種刑法,屬于肉刑五刑(宮刑、黥刑、刖刑、大辟)之一。而指的就是受刑人被會被割掉鼻子,宮刑(男子就***、女子就幽閉),反正肉刑就是會要割掉身上的某些東西了,是對犯人人格尊嚴的嚴重摧殘。
被受以此刑的犯人來說,雖然不會有性命之憂,鼻子是人呼吸和辨別香臭的器官,割掉鼻子之后對人形象的損害是很大的,同時對人的人格尊嚴也是很大的摧殘。
因此,目的并不僅僅在于對犯罪行為的懲罰,和戮刑一樣是一種羞辱之刑,伴犯罪者一生。
劓刑的發(fā)展歷程據(jù)歷史記載,劓刑的產(chǎn)生最早可以追隨到上古時期,在夏、商時期被普遍使用。到了周朝之后,正式把劓刑定為“五刑”之一。周代:“凡觸易君命,革輿服制度,奸宄盜攘傷人者,其劓”。
到了春秋、戰(zhàn)國以至初漢時,就是一種很普通的刑罰了,被割掉鼻子的人說不清有多少。到了公元前一六七年,漢文帝劉恒下詔廢除肉刑,將此刑改為用笞三百來代替,劉啟時更改為笞二百。
從此,劓刑被取消,在歷史上永遠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