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的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5-10-27 00:57:01 瀏覽次數:0

扇子,最早稱“翣”,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歷史。我國當時已有蒲扇和竹扇了,人們起初不是用它取涼,而是一種裝飾品。在周代,王和后的車子都有扇子,用來遮蔽風塵,叫 障扇;后來的封建皇帝和**出行的儀仗中,都有大障扇,以顯示其威風。最早的扇子是殷代用雉尾制作的長柄扇由持者高擎著為帝王障塵蔽日。到了漢代以后,湖南的竹扇和山東的絹扇普遍用來取涼,用絹等絲織品制成。扇子主要是驅暑,還可以作為一種工藝品。人們可以在扇子上繪畫,雕刻多種花鳥山水人物,或題詩寫字?,F代社會扇子作為實用品的功能正在逐漸消退,更看重的是它的藝術性,用于收藏把玩。這一傳統(tǒng)的工藝品正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煥發(fā)著新的活力。

扇子古代叫什么
需要裝修報建?需要辦理施工許可證?歡迎咨詢客戶經理 1822155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