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10-29 13:03:01 瀏覽次數(shù):0
拓跋指的是拓跋氏,拓跋姓出自鮮卑族拓跋(又稱托跋)部。據(jù)史籍《魏書·序紀》記載,鮮卑拓跋部的歷史序幕是從西漢后期的拓跋毛開始。
到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之后,大張旗鼓地推行漢化改革政策,率王族改為漢字單姓“元”氏,其王族之外的拓跋氏遂成為庶姓,仍為拓跋氏,不與皇室同氏。到了西魏政權的末代帝王恭帝元廓于北魏廢帝元欽三年(554年)農(nóng)歷正月即皇帝位之后,年號,稱元年,將元氏復改回拓跋氏。
進入隋朝,隋文帝統(tǒng)一中國,鮮卑族拓拔氏嫡系最終改定為漢姓元氏,而庶支拓拔氏則漢化姓氏繁多,諸如長孫氏、李氏、王氏、鄭氏、金氏、趙氏等等,不一而足,皆世代相傳。
唐以后,鮮卑已不再作為政治實體和民族實體存在。鮮卑族已經(jīng)于國內(nèi)多個種族融合,有融入漢族、藏族、錫伯族、土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