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11-01 19:21:01 瀏覽次數:0
1、百姓誰不愿意用簞盛著飯食用壺裝酒漿來歡迎將軍呢?“敢”:課本未注釋。
2、但所見的譯書中譯句照寫上“敢”字。
3、如:“百姓誰敢不用簞盛著飯食用壺裝酒漿來歡迎將軍呢?”不妥。
4、難道百姓被迫來歡迎才是好事的嗎?這當然也不是諸葛亮說話的原意。
5、諸葛亮意思是說,像劉備這樣“仁義”之君,若出兵秦川,必得百姓由衷的歡迎的。
6、 其實,“敢”是個多義詞,在此是作副詞,表示敬意,可不譯出。
7、《詞詮》歸之為“表敬助動詞”,說:“惟存形式而實已無‘敢’字之意義才屬此。
8、”如《中山狼傳》:“敢乞一言而生。
9、”“敢”可不譯,要譯可譯為“請”。
10、《孟子·公孫丑上》:“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此“敢問”,即“請問”、“請教”之意。
11、而“孰敢不”的“敢”,要譯只能譯為“肯,愿意,能夠”之類,表示行為的主動性而已。
12、 [簞(dān)食壺漿]老百姓用簞盛飯,用壺盛漿來歡迎他們愛戴的軍隊。
13、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