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知識 > 浪淘沙其七的古詩和意思
發(fā)布時間:2025-11-01 22:17:01 瀏覽次數(shù):0
《浪淘沙·其七》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譯文錢塘江八月的濤聲猶如萬馬奔騰,驚天吼地而來,數(shù)丈高的浪頭沖向岸邊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間便退向江海匯合的地方回歸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太陽的照射下像潔白的雪堆。作品賞析詩的第一句寫的是潮水的氣勢,一個“吼”字便突出了濤聲逼近的感覺。詩的第二句描寫了潮漲潮退的全過程,更加突出潮勢的奔騰急遽。詩的三、四句雖然表面上看著沒有寫潮水,實際是用潮去之后留下的奇景來襯托出八月潮觸山打游的壯觀場面。錢塘江簡介錢塘江位于浙江下游,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是宋代兩浙路的命名來源。錢塘江潮有著”天下第一潮“的美譽,是世界第一大自然奇觀,每年都有許多游客慕名而來。錢塘潮指的是由于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發(fā)生的周期性漲落的潮汐現(xiàn)象。每年的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是最佳的觀潮時間,游客可以近距離感受到江潮的氣勢。關(guān)于錢塘江的古詩1、《憶錢塘江》宋·李覯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山前日半銜。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2、《十七日》觀潮宋·陳師道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