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11-10 06:20:01 瀏覽次數(shù):0
1、韓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 ),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河南安陽)人。北宋政治家、詞人。
2、韓琦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進士,歷任將作監(jiān)丞、開封府推官、右司諫等職。曾奉命救濟四川饑民。宋夏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與范仲淹率軍防御西夏,在軍中頗有聲望,人稱“韓范”。之后又與范仲淹、富弼等主持“慶歷新政”,至仁宗末年拜相。宋英宗時,調(diào)和帝后矛盾,確立儲嗣之位。宋神宗即位后,堅辭相位,連判永興軍、相州等地,反對“熙寧變法”。累官永興節(jié)度使、守司徒兼侍中,封爵魏國公。熙寧八年(1075年),韓琦去世,年六十八。神宗為他御撰“兩朝顧命定策元勛”之碑,追贈尚書令,謚號“忠獻”,并準其配享英宗廟庭。宋徽宗時追封魏郡王 。至清代,更先后從祀歷代帝王廟及孔廟。韓琦一生歷經(jīng)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親身經(jīng)歷如抵御西夏、慶歷新政等重要事件。曾為相十載、輔佐三朝,也有被貶在外前后長達十幾年的地方任職生涯。在朝中,他運籌帷幄,使“朝遷清明,天下樂業(yè)”;在地方,忠于職守,勤政愛民。正如他本人所說:“人臣盡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敗,天也,豈可豫憂其不濟,遂轟不為哉!”但在宋英宗想有所振作改新的氛圍下,步入中年以后的韓琦的思想顯得有些保守,未實行大的改革舉措,也未能徹底扭轉北宋的境況。
3、總的來說,韓琦仍是北宋中期的一位賢相,正如時人所言:“公自為相,即與當時諸公同力一德,謀議制作全補天下事?!薄俄n魏公集·序》亦稱:“公歷事三朝,輔策二朝,功存社稷,天下后世,兒童走卒,感慕其名?!边@是后人對他的評價,也是對韓琦本人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