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知識 >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是什么意思
發(fā)布時間:2025-11-11 03:33:01 瀏覽次數(shù):1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意思是:學生如果不經(jīng)過思考并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jīng)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啟發(fā)他。“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是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先讓學生積極思考,再進行適時啟發(fā)。
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說又不知道怎么說。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出自《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孔子說:“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時,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里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時,也不要去啟發(fā)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進行了?!?/p>
宋代理學家朱熹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啟,謂開其意;發(fā),謂達其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