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薺怎么讀

發(fā)布時間:2025-11-11 20:31:01 瀏覽次數(shù):1

bí qí。多年生草本植物,多栽培在低洼地,地下莖也叫荸薺,扁圓形,皮赤褐色或黑褐色,肉白色,可作蔬菜或水果,可制淀粉。荸薺性喜溫暖濕潤,不耐霜凍,常生長在淺水田中,荸薺在生長前期需要高溫及長日照。如萌芽適溫為15-20℃,分株最適溫為25-30℃,而在生長后期,縮短光照時數(shù)能促進(jìn)球莖形成,較低溫度也有利于球莖膨大。荸薺按球莖所含淀粉量,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水馬蹄類型,球莖頂芽尖,臍平,富含淀粉,肉質(zhì)粗,適于熟食或提取淀粉用,如蘇薺及高郵荸薺等。另一種為紅馬蹄類型:球莖頂芽鈍,臍凹,含水分多,淀粉較少,肉質(zhì)甜而細(xì)嫩,桂林馬蹄等。

荸薺的采收貯藏

荸薺1年只栽培1茬,不能周年生產(chǎn),市場供應(yīng)有旺季、淡季之分。采收期一般在12月至翌年3月,待地上部分枯黃倒伏、地下球莖成熟至皮色呈深紅褐色時采收為宜。球莖成熟后,地上枝莖枯死,受力極易斷裂,不能直接拔取。目前荸薺采收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手工挖掘方式:一是利用簡易工具采收,即在比較濕潤的田塊,用叉或釘耙等工具刨開泥土,然后用手捏出球莖;二是純手工采收,即在田間積水泥田,手插入泥土中捏出球莖。荸薺具有皮薄汁多、水分含量高、極易失水萎縮和腐爛變質(zhì)的特點(diǎn),一般采用鮮貨上市直銷,貯藏期不超過10天。采收的帶泥球莖應(yīng)立即攤置蔭涼處晾至七成干,剔除病、傷球莖,及時貯藏。貯藏方式主要有疊包貯藏、堆藏、田間貯藏。

荸薺讀音
需要裝修報(bào)建?需要辦理施工許可證?歡迎咨詢客戶經(jīng)理 1822155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