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裝修知識 > 買房公攤面積什么意思
發(fā)布時間:2025-09-28 06:57:17 瀏覽次數(shù):1
簡單來說公攤就是在購買房子依法分攤的公用面積,比如說像設備間、地下室、電梯間,過道、樓梯間等都屬于公攤面積,房子類型不同,承擔的公攤面積大小也不一樣,就拿電梯房與樓梯房進行相比較,電梯房公攤面積會多一些。
公攤面積其實就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簡稱,它與套內建筑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積?,F(xiàn)如今,無論是高層還是低層,只要是商品房都會有公攤面積。公攤面積其實就是為了保障住戶能夠享有比較舒適的公共環(huán)境。
公攤面積包括有: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wèi)室等。
1、不能過大
如果是多層住宅的話,由于沒有電梯等設備,公攤較小,7%-12%是比較合理的,太大不劃算;如果是小高層(總高7層-11層的樓房)公攤最好控制在10%-16%,帶電梯的是15%—20%,至多不要超過25%,過高的話并不劃算;高層住宅(也就是總高度超過11層的)一般在15%—25%以內,至多30%(很少),過高的話也是不劃算的。
2、公攤不能過小
雖然我們不希望太大的公攤,但是如果公攤很小,甚至是沒有公攤的話,也就沒有電梯、沒有公共過道、沒有警衛(wèi)室等公共設施了。如果開發(fā)商宣傳小區(qū)公攤面積低于正常值,那么就需要慎重對待了,有可能小區(qū)內的公共設施是極為不好的。所以,關于公攤面積這個問題,需要區(qū)別對待。
其實公攤也是有利的,就看適不適用,如果公攤被用于增加了小區(qū)舒適度,走廊、過道很開闊,很方便、住宅很舒適,這樣就提升了小區(qū)的居住舒適度,也是劃算的,但凡事有個合理限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