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8 21:22:42 瀏覽次數(shù):2
市面上的電壓力鍋結構主要有壓蓋式結構與匚(fang)式結構二種。飛鹿TL30-700B電壓力鍋則是采用匚式結構的一種電壓力鍋。此種結構的電壓力鍋不需要輔助的壓力安全裝置,就能實現(xiàn)超壓自泄。
匚式結構電壓力鍋是物理力學原理與現(xiàn)代電子控制技術卡同結合的產物,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外鍋彈性壁受壓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微量位移,當位移量超過壓力開關SP(壓力開關采用“7”字形結構,一端為沒有彈性的波形鋼板支撐整個開關,并用兩顆螺釘固定在外鍋的外壁上以固定開關,使其能正確反映位移量隨壓力的變化,另一端為位移觸點開關,該端只有一只小銅螺釘觸及外鍋底,用來感知鍋底的位移量變化值,小銅螺釘在鍋底的推動下,將開關彈片往下壓(約1-2mm),壓力開關SP在推力的作用下自動斷開觸點,從而控制加熱時間,達到控制壓力的目的。一、電路原理
壓力鍋放入內鍋后,由于內鍋的重量將發(fā)熱盤中間的微動開關T1壓下(下圖3為鍋底接線及器件分布圖)接通。插入電源插頭,順時針轉動定時器開關K(電動式)至合適的保壓時間擋位,定時器開關K觸點閉合。此時,由于內鍋還沒有壓力,壓力開關SP一直處于接通狀態(tài),同時,鍋底溫度也沒有上升,保溫器T2、限溫器T3均處于接通狀態(tài)。220V交流電源通過熱熔斷器FU、定時器開關K、微動開關T1、壓力開關SP、限溫器T3與保溫器T2并聯(lián)后同時與加熱燈XD2、電阻R2、發(fā)熱盤EH構成回路。加熱指示燈XD2亮,發(fā)熱盤EH加熱,鍋內升溫。
當鍋底溫度達到80℃時,保溫器T2先斷開,電流通過壓力開關主線繼續(xù)給發(fā)熱盤EH供電加熱。鍋內蒸汽壓力上升堵住蒸汽出口,當鍋內工作壓力達到90~100kPa時,壓力開關SP斷開,定時電機短路路徑被切斷,定時電機得電轉動,220V電壓被定時電機、R1降壓后電壓已很低,相當于主線加熱回路被切斷,發(fā)熱盤停止加熱。此時,電流通過電阻R1、保溫燈XD1、發(fā)熱盤構成回路,由于發(fā)熱盤電阻只有幾十歐,回路電壓主要加在定時電機與R1、XD1段,于是XD1亮,XD2不亮,壓力鍋進入保壓階段。二、拆裝方法
電壓鍋的拆裝一般比較麻煩,拆得不好容易損壞外殼及倒鉤,要循一定的方法及順序拆裝。三、典型故障維修
1、保壓旋鈕不復位四、常見故障原因與處理
1、合蓋困難
(1)密封圈放置不正確。重放密封圈(注意:上下牙位對好)。
(2)浮子閥卡住推桿。清潔浮子閥,用手輕推推桿。
2、開蓋困難
放汽后浮子閥未落下,可用筷子伸入輕壓,切勿強行開蓋。
3、漏汽
(1)末合好蓋。按規(guī)定合蓋。
(2)密封圈直徑縮小。用手輕拉密封圈,切勿用力過大。
(3)密封圈磨損。更換密封圈。
(4)密封圈積有食物渣子。清潔密封圈。
(5)未放密封圈。裝上密封圈。
4、烹調結束,打開限壓放汽閥后,放汽管不排汽
(1)鍋內食物和水過少。按規(guī)定放食物和水。
(2)防堵罩或放汽孔被食物或雜物堵塞,拔下電源插頭自然冷卻到浮子閥落下,開蓋清洗防堵罩(圖1中編號19)或放汽孔。
(3)鍋內食物溫度較低,鍋內已無汽壓。此現(xiàn)象屬正常。
5、烹調未結束加熱燈熄滅
內鍋未放食物和水。拔下電源插頭,重新按規(guī)定操作。
6、浮子閥漏汽
(1)鍋內食物和水過少浮子閥不能上升,按規(guī)定放食物和水。
(2)浮子閥密封圈粘有食物渣子。清潔浮子閥密封圈上的食物渣子。
(3)浮子閥密封圈損壞。更換浮子閥密封圈。
7、鍋內不上壓而燒焦食物
(1)鍋內食物和水過少,浮子閥不能上升,鍋內不上壓。按規(guī)定放食物和水。
(2)限壓放汽閥或鍋蓋周邊漏汽,鍋內不上壓。按前述典型故障檢修方法檢修。
(3)保壓機構失靈。按前述典型故障檢修方法檢修。
8、煮飯有夾生現(xiàn)象
(1)米量和水過少。按規(guī)定放米和水。
(2)保壓時間設置過少。按米量多少適量增加保壓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