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8 11:12:15 瀏覽次數(shù):2
羅非魚又名福壽魚,隸屬于鱸形目、鱸形亞目、麗魚科、羅非魚屬該屬原產(chǎn)于非洲,有600多種,目前被養(yǎng)殖的有15種。羅非魚最早于1946年由吳振輝、郭啟鄣從新加坡引進臺灣省,為紀念這兩個人,先稱“吳郭魚”。1957年從越南引進我國內(nèi)地,又名“越南魚”。因其原產(chǎn)于非洲,形似本地鯽魚,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鯽魚”。
羅非魚是一群中小型魚類,它的外形、個體大小有點類似鯽魚,鰭條多荊似鱖魚。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鹽份含量的咸水中,可以存活于在湖,河,池塘的淺水中。它絕大部分羅非魚是雜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此魚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夠生長。
羅非魚具有食性雜、耐低氧、不耐低高溫,繁殖強等特點:
食性雜:羅非魚是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池塘中的羅非魚,消化道內(nèi)含物大部分是有機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飼料(如水草類、商品飼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和少量底棲動物。
耐低氧:羅非魚有很強的適應(yīng)能力,對溶氧較少之水有極強之適應(yīng)性。
不耐低高溫:羅非魚的生存溫度范圍為15-35℃。當水溫低于15℃時,羅非魚處于休眠狀態(tài)。羅非魚最高臨界溫度約40℃-41℃,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8℃-32℃,羅非魚繁殖溫度在20℃以上。
繁殖強:羅非魚性成熟早,產(chǎn)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魚,繁殖條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積靜止水體內(nèi)自然繁殖。
羅非魚的肉味鮮美,肉質(zhì)細嫩,無論是紅燒還是清烹,味道俱佳。尼羅羅非魚經(jīng)測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質(zhì)20.5克,脂肪6.93克,熱量148千卡,鈣70毫克,鈉50毫克,磷37毫克,鐵1毫克,維生素B1 0.1毫克,維生素B2 0.12毫克。因羅非魚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蛋白質(zhì),在日本,稱這種魚為“不需要蛋白質(zhì)的蛋白源”。一般人群都可食用?,F(xiàn)在羅非魚已經(jīng)成為世界水產(chǎn)業(yè)的重點科研培養(yǎng)的淡水養(yǎng)殖魚類,且被譽為未來動物性蛋白質(zhì)的主要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