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8 11:42:04 瀏覽次數(shù):12
毒芹(Cicuta virosa L.),又名:野芹菜、白頭翁、毒人參、芹葉鉤吻、斑毒芹 ,(英文名為:Northern Water Hemlock)為傘形科毒芹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dá)70~100cm,莖單生,中空,具分枝。葉片二至三回羽狀全裂,邊緣具尖鋸齒狀,基生葉具抱莖的膜質(zhì)葉鞘。毒芹會開出一種復(fù)傘形花序,頂生,半球形,花瓣白色;雙懸果近球形。
分布在北溫帶地區(qū),中國毒芹分布在東北,西北,華北地區(qū)的沼澤地水邊或溝邊。葉象芹菜葉,夏天開折花,全棵有惡臭。全棵有毒,根[1] 的毒性最大,吃后惡心、嘔吐、手腳發(fā)冷、四肢麻痹,嚴(yán)重的可造成死亡。主要有毒成分為毒芹堿、甲基毒芹堿和毒芹毒素。毒芹堿的作用類似箭毒,能麻痹運(yùn)動神經(jīng),抑制延髓中樞。人中毒量為30~60毫克,致死量為120~150毫克;加熱與干燥可降低毒芹毒性。毒芹毒素主要讓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
性味歸經(jīng)
味辛;微甘;性溫;大毒
功能主治
拔毒;祛瘀;止痛。主急;慢性骨髓炎;痛風(fēng);風(fēng)濕痛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注意事項
本品有劇毒,禁止內(nèi)服。
藥理作用
毒芹乃劇毒植物之一,其毒性成分毒芹素是一種中性的樹脂樣物質(zhì),有印防己毒素樣作用,易溶于醇及堿性溶液中,主要含于根中,其它部分亦有。毒芹素很易吸收,人食之?dāng)?shù)分鐘即中毒,口唇常發(fā)泡(乃至血泡),主要毒性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方面,它有非常顯著的致痙攣作用。中毒后有頭暈、嘔吐、痙攣、皮膚發(fā)紅、面色發(fā)青,最后出現(xiàn)麻痹現(xiàn)象,死于呼吸衰竭。動物試驗,很小量能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鎮(zhèn)靜作用,血壓略降低,尿量稍增加;量大則導(dǎo)致痙攣、血壓升高、呼吸加快,最后呼吸停止。對催眠藥(巴比妥)中毒有某種程度的催醒作用,而不拮抗其致死作用,二者之拮抗并非選擇性者。貓靜脈注射致死量為5.36毫克/公斤,小鼠腹腔注射為48.3微克/克。世界各地均有中毒致死報告。有報告小量經(jīng)干燥皮膚即可中毒者。此毒素對熱穩(wěn)定,在0~5℃時保存8個月毒力不變。中毒解救包括洗胃,人工呼吸,給氧氣、巴比妥(視情況而定)。歐洲民間用此植物作成軟膏或浸劑,外用治療某些皮膚病及痛風(fēng)或風(fēng)濕、神經(jīng)痛等的止痛劑。
藥用功效
遼寧《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治療骨髓炎。毒芹根適量。洗凈后,以石器搗碎,晾干,研成細(xì)末,以雞蛋清調(diào)后敷瘡面;或用鮮毒芹搗碎調(diào)雞蛋清敷瘡面亦可。每日上藥一次,連上三至五次。
毒芹毒素有劇毒,貓灌胃的死量為7mg/kg。以根莖最毒。晚秋和早春期間毒性更大,在我國東北牧區(qū);早春常發(fā)生毒芹中毒,造成牲畜死亡。毒芹中毒在人和動物的癥狀基本相同,有惡心、擴(kuò)瞳、昏迷、痙攣,因窒息而。牛中毒后還有全身發(fā)抖、脈速、腹脹、口吐泡沫、尿頻、肌顫、知覺缺失,嚴(yán)重者15~20分鐘內(nèi)倒斃。豬有呼吸速迫,右側(cè)橫臥、麻痹,1~2日死亡。小孩誤服毒芹可致死,牛、馬等大牧畜的致死量為200~300g,羊為60~80g。根的煎劑(根:水=1:3)對兔、蛙、豚鼠的致死量分別為6.7,13.3~16.7、26.7~30g/kg。芹分家芹(人工栽種食用芹菜)和野生芹菜兩大類,有些野生芹有毒,不能食用,常見的是:毒參(Conium maculatum L.)和毒芹(Cicufa virosa L.)。毒芹的成分主要為毒芹堿,毒芹堿是一種生物堿,為強(qiáng)堿性,具有特殊***性鼠尿臭味,主要麻痹運(yùn)動神經(jīng),對延腦中樞亦具有抑制作用。
中毒表現(xiàn)
食后不久即感口腔、咽喉部燒灼刺痛,隨即出現(xiàn)胸悶、頭痛、惡心、嘔吐,吐出物有鼠尿樣特殊臭味,乏力、嗜睡;繼則四肢無力,步履困難,;四肢麻痹(先下肢再延及上肢),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失聲,常因呼吸肌麻痹窒息而死。致死期最短者數(shù)分鐘,長者可達(dá)25小時。水毒芹的中毒表現(xiàn)則與印防已毒素中毒相似,中樞性興奮及陣攣性驚厥為其顯著特征。
?、虐l(fā)病前有誤食野芹史。
?、婆R床特點
①潛伏期30分鐘至2小時。
?、谥卸颈憩F(xiàn):胸悶、頭痛、惡心、嘔吐,吐出物有鼠尿樣特殊臭味,乏力、嗜睡;繼則四肢無力,步履困難,四肢麻痹,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失聲。
急救處理
?、帕⒓从?%~5%鞣酸溶液或1:2000高錳酸鉀溶液洗胃。
?、朴棼}類瀉劑導(dǎo)瀉。
?、庆o脈補(bǔ)液,促進(jìn)毒物排泄,因吐瀉失水者,尤應(yīng)注意補(bǔ)充血容量和糾正電解質(zhì)及酸堿失衡。必要時可予換血或輸入新鮮血。
⑷清潔灌腸后再予4%鞣酸溶液200~300ml保留灌腸。
?、沙霈F(xiàn)肢體麻痹者,可予新斯的明1mg皮下注射或肌內(nèi)注射,必要時可予重復(fù)。呼吸肌麻痹時,應(yīng)迅速吸氧,人工呼吸,必要時作氣管切開。
⑹中樞性麻痹、呼吸衰竭者予呼吸***或納洛酮0.4~0.8mg,每隔4小時左右可重復(fù)使用,并予吸氧,其他參閱論中毒性腦病處理。
?、藢ΠY治療。
⑻水毒芹中毒,參照第八篇印防已毒素中毒處理,以應(yīng)用巴比妥類藥物或***作肌內(nèi)注射,迅速及時控制抽搐最為重要。
毒芹是多年生粗壯草本,高70-100厘米。
主根短縮,支根多數(shù),肉質(zhì)或纖維狀,根狀莖有節(jié),內(nèi)有橫隔膜,褐色。
莖單生,直立,圓筒形,中空,有條紋,基部有時略帶淡紫色,上部有分枝,枝條上升開展。
基生葉柄長15-30厘米,葉鞘膜質(zhì),抱莖;葉片輪廓呈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12-20厘米,2-3回羽狀分裂;最下部的一對羽片有1-3.5厘米長的柄,羽片3裂至羽裂,裂片線狀披針形或窄披針形,長1.5-6厘米,寬3-10毫米,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邊緣疏生鈍或銳鋸齒,兩面無毛或脈上有糙毛,較上部的莖生葉有短柄,葉片的分裂形狀如同基生葉;最上部的莖生葉1-2回羽狀分裂,末回裂片狹披針形,長1-2厘米,寬2-5毫米,邊緣疏生鋸齒。
復(fù)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梗長2.5-10厘米,無毛;總苞片通常無或有1線形的苞片;傘輻6-25,近等長,長2-3.5厘米;小總苞片多數(shù),線狀披針形,長3-5毫米,寬0.5-0.7毫米,頂端長尖,中脈1條。小傘形花序有花15-35,花柄長4-7毫米;萼齒明顯,卵狀三角形;花瓣白色,倒卵形或近圓形,長1.5-2毫米,寬1-1.5毫米,頂端有內(nèi)折的小舌片,中脈1條;花絲長約2.5毫米,花藥近卵圓形,長約0.7毫米,寬0.5毫米;花柱基幼時扁壓,光滑;花柱短,長約1毫米,向外反折。
分生果近卵圓形,長、寬2-3毫米,合生面收縮,主棱闊,木栓質(zhì),每棱槽內(nèi)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微凹?;ü?-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