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裝修知識 > 口苦的原因和治療方法_早上起來口苦_口苦是怎么回事

口苦的原因和治療方法_早上起來口苦_口苦是怎么回事

時間:2024-08-06 06:49:59 瀏覽量:

1 口苦的介紹

  口苦,顧名思義,是指口中有苦味。多由熱蒸膽汁或胃熱熏蒸、上溢所致。常見于急性炎癥,以肝、膽炎癥為主,這常與膽汁的代謝有關,口苦還可見于癌癥。古代醫(yī)書上有所論證,如,《靈樞·邪氣臟府病形》描述:“膽病者,善太息,口苦。”《素問·痿論》亦有所說:“肝氣熱,則膽泄,口苦。”除此之外,《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并治》指出:“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說明口苦還是傷寒少陽病主證之一,可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并且,有許多不明或雜病也會出現(xiàn)口苦的癥狀,如《景岳全書·雜證謨》描述:“謂凡思慮勞倦色欲過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飲食無味之證。其病在心脾肝腎,心脾虛則肝膽邪溢為苦。”說口苦與癌癥有關,是因為美國的一名叫德維斯的醫(yī)生發(fā)現(xiàn)癌癥病人對甜味食品喪失味覺,而對苦味的感覺與日俱增,這可能與癌癥病人舌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和唾液內的成分改變有關。

  產生口苦的原因很多,如上所介紹,我們已經(jīng)可以了解到,口苦主要與肝膽病癥有關,下面我們就詳細說明口苦的病因有哪些:

  1、肝膽疾病

  如果經(jīng)常早上起來口苦,有可能是由于濕熱引起的,也就是肝膽濕熱口苦,這可能是由于在肝膽的某些部分發(fā)生炎癥,如:肝臟或膽囊發(fā)炎、膽汁排泄異常等能夠引起口苦。

  2、胃熱

  胃熱引起的口苦,是因為飲食不當,導致腸胃功能呆滯,從而進食的食物長時間停留在胃腸中而產生濕熱,就會引起口苦。此外,食管炎、慢性胃炎、食用過多辛辣食品也會導致口苦。

  3、口腔炎癥

  常見的口苦一般是由口腔炎癥引起的,如牙齦炎、牙齦出血等。

  4、精神壓力

  我們都知道,當一個人精神不好時,很多疾病也就隨之而來了,同樣的,如果一個人長期精神壓力過大,生活不規(guī)律,睡眠休息不夠,缺乏運動等也會引起口苦。同時,過度吸煙、酗酒、打呼嚕、張口睡覺等也容易導致口干口苦。

  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癌癥等也會因為甜味閥升高,苦味閥降低,而導致口苦。

  所以,如果出現(xiàn)口苦,尤其是長期性的口苦,應該提高警惕,去大醫(yī)院的消化科或肝膽科做個檢查,防范于未然。

2 口苦的癥狀

  口苦,是一種感覺,不是像胃病什么的是一種獨立的病癥,口苦常常是由于其他病癥而引起的。因此,口苦就不像感冒那樣會有頭疼發(fā)熱、咽喉疼痛等現(xiàn)象,因為口苦是其他病癥的現(xiàn)象。

  不過,中醫(yī)認為,患口苦的人,如果是由于肝膽濕熱所導致的話,就會經(jīng)常兼有大便干結、舌質偏紅、苔薄黃、頭痛眩暈、面紅眼赤、性急易怒、脈象弦數(shù)等癥狀;如果是由膽熱上蒸所導致的口苦,則常伴有寒熱往來、心煩喜嘔、胸肋苦滿、默默不欲食、小便赤黃等癥狀;如果是這樣的話,服用具有清利肝膽濕熱、瀉胃火、調情緒等作用的藥物,即可治愈頑固性口苦、口臭、尿黃(小便赤黃)、脅痛。

  口苦,它不是某種病的特有癥狀,它是許多病痛引發(fā)的癥狀,在古代也有論證,如《素問·奇病論》曰:"有病口苦,病名曰膽癉,此人者,數(shù)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所以,口苦又稱"膽癉",也就是說,口苦癥狀的出現(xiàn),標志著肝膽經(jīng)內有郁熱,膽熱上蒸,膽氣上溢或肝移熱于膽的病理。又如《素問·痿論》曰:"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干";《靈樞·四時氣篇》曰:"膽液泄,則口苦";《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說:"肝移熱于膽,亦口苦。"此外,口苦在《傷寒論》中還被作為少陽病的預兆,"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除此之外,口苦亦為心火重的征兆,如《內經(jīng)》說:"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

  所以,如果出現(xiàn)口苦癥狀,并且在口苦的同時兼有其他癥狀,就不能諱疾忌醫(yī)了,應該到醫(yī)院檢查。

3 口苦的治療方法

  如果出現(xiàn)口苦,那么我們吃什么東西都會覺得是苦的,那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我們知道,口苦是由于其他病癥引起的,那么,口苦能治嗎?我們應該怎樣治療口苦呢?

  正是由于口苦的病因有很多,所以我們應該對癥治療,口苦的治療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膽熱癥引起的口苦

  膽熱癥引起的口苦,即少陽病,伴有胸脅苦滿,寒熱往來,口苦咽干;如果是膽囊疾患還有脅脹痛楚,惡心欲吐,或吐出膽汁,苔薄黃,脈弦細。此時,可以采用和解少陽、疏肝利膽的方法,如服用小柴胡湯合溫膽湯。

  2、肝郁熱引起的口苦

  肝郁熱引起的口苦與膽熱癥也引起的口苦相似,會有口苦咽干,心煩易怒,頭暈頭痛,目赤脅痛,小便黃短,大便偏干,舌邊尖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等癥狀,此時主要好似要清瀉肝熱,可服用龍膽瀉肝湯。

  3、其他溫熱病或口腔、胃部炎癥等疾病引起的口苦

  由于引起口苦癥狀的原因很多,因此,主要是對癥下藥即可。

  當然,除了吃藥治療口苦外,日常的食療也是有作用的。如:枸杞雞蛋湯可治療輕度口苦;菊花薏米冬瓜糖水可清火祛暑,因而可以治療因暑熱引起的口苦癥;又如鮮竹筍煲瘦肉湯可以清涼瀉火,治口苦,口干等癥。

  雖然口苦只是其他病引起的癥狀,但是其治療也不能忽視,應該注意明確和規(guī)范的治療策略和方法。

  因此,治療口苦的要點有以下幾個:

  1、要注意治療口苦的一些盲區(qū),如:相信外用藥;見效后即停止繼續(xù)服用鞏固療效;過于相信偏方和食療能治病等。

  2、口苦多是其它疾病的伴發(fā)癥,采用自身保健和藥物治療的結合的方式能有效治療口苦口臭,因為中草藥生長在大自然,從而有效的解決了患者口苦的困擾。

  3、對癥下藥,如:膽囊炎引起的口苦,可服用清熱疏肝的中藥,如龍膽草、柴胡、黃芩、梔子等藥物;肝功能異常引起的口苦,可服用保肝的藥物,如當歸、白芍等藥物;若無器質性病變,可服用偏重于消化的藥物,如黃連、麥芽等藥物。

  4、一般來說,治療口苦,多使用清熱、祛濕、祛酸的中藥,如川黃連、吳茱萸、浙貝母、烏賊骨等,它們的優(yōu)點是能在治病的時候,最大限度地保護胃黏膜。

  5、此外,在飲食上也要注意,忌食辛辣、油煎、燒烤等燥熱之品,可多進食清涼湯水,以清涼飲食為主,生活中要忌酒醇甘肥;在情緒上要保持心境平和,不可急躁,不可憂郁過度,性格宜開朗。

TAG: 口苦

© 轉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內容侵權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