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裝修知識 > 草菇簡介

草菇簡介

時間:2024-08-11 04:05:44 瀏覽量:

  草菇起源于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300年前我國已開始人工栽培,在本世紀約30年代由華僑傳入世界各國,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華南地區(qū)。草菇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每100g鮮菇含207.7mg維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菇蛋白質含18種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0.47-44.47%。此外,還含有磷、鉀、鈣等多種礦質元素。

  菌絲無色透明,細胞長度不一,46~400μm,平均217μm,寬6~18μm,平均10μm,被隔膜分隔為多細胞菌絲,不斷分枝蔓延,互相交織形成疏松網狀菌絲體。細胞壁厚薄不一,含有多個核,無孢臍,貯藏許多養(yǎng)分,呈休眠狀態(tài),可抵抗干旱、低溫等不良環(huán)境,待到適宜條件下,在細胞壁較薄的地方突起,形成芽管,由此產生的菌絲可發(fā)育成正常子實體。

  有史料為證,草菇起源于中國,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道光二年(1822年)阮元等篆修《廣東通志土產篇》旨《舟車聞見錄》:“南華菇:南人謂菌為蕈,豫章、嶺南又謂之菇。產于曹溪南華寺者名南華菇,亦家蕈也。其味不減于北地蘑菇。”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黃培爃篆修《英德縣志物產略》中也有同樣記述:“南華菇:元(原)出曲江南華寺,土人效之,味亦不減北地蘑菇。”又據福建《寧德縣志》載:“城北甕窯禾朽,雨后生蕈,宛如星斗叢簇競吐,農人集而投于市。”可見,草菇原本是生長在南方腐爛禾草上的一種野生食用菌,由南華寺僧人首先采摘食用的。

TAG: 草菇

© 轉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網,如內容侵權與違規(guī),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聯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