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29 14:52:29 瀏覽次數(shù):1
反義詞:無精打采、萎靡不振。
精神抖擻
也作抖擻精神
褒貶色彩褒義
結(jié)構(gòu)主謂
釋義
抖擻:振作。形容精神振奮,情緒高漲。
例句
1.
場上的運動員一個個精神抖擻,充滿了朝氣與活力。
2.
經(jīng)過休整,他們又精神抖擻地投入了新的工作。
引證
1.
問:“光吞萬象從師道,心月孤圓意若何?”師曰:“抖擻精神著。”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杭州光慶寺遇安禪師》
2.
你道是精神抖擻,又道是機(jī)謀通透。
元·尚仲賢·《單鞭奪槊》二折
3.
有在那里吸雪茄煙的,多是精神抖擻,沒有一個有倦容的。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五十二回
4.
同學(xué)們整齊地邁著步,唱著歌。一個個喜氣洋洋,精神抖擻。
王蒙·《青春萬歲》二十七
5.
雖然落葉樹都把葉子落掉,可是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擻,綠色更加濃烈。
季羨林·《幽徑悲劇》
近義詞
精神煥發(fā)
神采奕奕
神采飛揚
反義詞
無精打采
成語:精神抖擻
讀音:jīng shén dǒu sǒu
反義詞:【委靡不振】、【意志消沉】
成語解釋:抖擻:振動,引伸為振作。形容精神振奮。
成語舉例:我則見玳筵前擺列著英雄輩,一個個精神抖擻。(元 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常用程度:常用
感***彩:中性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結(jié)構(gòu):主謂式
產(chǎn)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擻,不能讀作“shù”。
成語辨形:抖,不能寫作“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