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30 04:48:49 瀏覽次數(shù):3
1、茅山道院。茅山的宮觀道院最盛時多達257處,有房屋5000余間。太平天國時曾遭兵燹,至清末,尚存“三宮五觀”。
三宮為崇禧萬壽宮、九霄萬福宮、元符萬寧宮,五觀為德佑觀、仁佑觀、玉晨觀、白云觀、干元觀。日寇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實,***撥款修復了九霄萬福宮和元符萬寧宮,合稱茅山道院。
元符萬寧宮位于茅山積金峰南腰處,占地面積約為3000多平方米,初名“潛神庵”,為茅山上清派第25代宗師劉混康修煉之地。紹圣四年(1098年)始建“元符觀”,九年后建成,徽宗賜額“元符萬寧宮”,并令江寧府發(fā)兵200人,供元符宮及崇禧觀巡邏灑掃。
2、抗戰(zhàn)勝利碑。為紀念在抗戰(zhàn)期間犧牲的烈士、蘇南抗戰(zhàn)勝利五十周年,在黨支部和國家的支持下,建成茅山“蘇南抗戰(zhàn)勝利紀念碑”,蘇南茅山抗日根據(jù)地是當年全國開辟最早,堅持最久的抗日根據(jù)地之一。
茅山有一絕,在茅山抗日勝利紀念碑前燃放爆竹,能聽到軍號的聲音。當鞭炮點燃后,天空中響起鞭炮應有的一聲“砰”聲后,便會響起三聲軍號聲,三聲的音調(diào)還不相同。
據(jù)當?shù)匕傩罩v,鞭炮放的位置也是有講究的,只有在特定地點燃放才會出現(xiàn)軍號聲,而聽者也必須站在特定范圍內(nèi)才能聽見軍號聲。為此,眾多物理學家、建筑學家、聲樂學家紛紛前來探奇解秘,對此奇觀眾說紛紜。
3、新四軍紀念館。為了緬懷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教育后人,經(jīng)省委批準,建造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經(jīng)多次重建翻修。 新館占地面積一萬六千多平方米,展廳建筑面積三千七百多平方米。
4、華陽洞。在茅山老虎崗西北坡林間的山巖之下,有三個大小不一的天然石灰溶洞。 這就是茅山著名的華陽洞、玉柱洞、仙人洞,其中最有名的是華陽洞。
此洞入口上端中間石刻有“華陽洞”三個紅色大字,每字大約1米見方,筆力蒼勁,傳為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手跡,壁上另有石刻20余處,隱約可見,均為歷代文人墨客慕名游洞之后所題刻。
5、喜客泉位于大茅峰西北麓。泉周以片石砌成,直徑3米,游客到泉邊擊掌后,就會從泉池中冒出水泡,一串串像珍珠項鏈,故名喜客泉。喜客泉泉水另有與眾不同之處:普通的水滴灑在水中發(fā)出的聲音清脆,而喜客泉水灑在水中發(fā)出的是“ 噗噗”的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