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5-10-22 07:12:01 瀏覽次數(shù):0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是古代一句有名的諺語,他形容人鼠目寸光,對眼前的利益過分追逐,反而忽視了身后的危險。諷刺了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后禍患的人;對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顧后患的這類人做出警告。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主要講的便是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經(jīng)常進(jìn)行戰(zhàn)爭。有一次,吳王準(zhǔn)備進(jìn)攻楚國。他召集群臣,直接宣布了要去攻打楚國的決定。大臣們聽到這個消息,就想提出反對。

吳王看到有人要反對自己,出兵攻打楚國,便警告左右大臣道:“倘若有誰執(zhí)意勸阻我,便處死誰!”,眾大臣面面相覷,卻是不敢再上前勸阻了。

當(dāng)時朝堂上有一位年輕的侍從,想要勸諫,卻又因位卑言輕。而不敢有什么動作,這個侍從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樹上蟬的身影,他便想到一個好主意。

每天早晨,這個侍從,便手中拿著彈弓和彈丸,到吳王經(jīng)常去的后花園,在樹底下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弄得露水都打濕了他的衣鞋。

如此三日,他又在樹下轉(zhuǎn)悠時,吳王也來了,便問他說:“你每天早晨來這花園里干什么?什么原因使你的衣服,都被露水打濕了,你到底有什么事?”

這個侍從對吳王道:“大王,您向那棵樹上看,那里有一只蟬,卻只顧著在那里不停地歌唱,吸著露水,卻沒有覺察到,有一只螳螂就在他身后,正屈著身子靠近蟬,想要捕捉它!”。

“而螳螂一心想捕蟬,卻沒想到黃雀在它身邊。而黃雀伸長了脖子,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我已經(jīng)在樹下拿著彈弓對準(zhǔn)它了。蟬、螳螂、黃雀都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卻不考慮自己身后的隱患!”,吳王聽到這里,便明白了青年侍從的用意,便取消了攻打楚國的計劃。

這便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諺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個典故發(fā)生在兩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時期,一直為后世所傳誦,也成為了警醒后人的一個重要的諺語,讓我們時刻不能掉以輕心,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了身后的危險。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啟示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在考慮問題、處理事情時,要深思熟慮,考慮后果,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后患。諷刺了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后禍患的人;對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顧后患的這類人提出警告。

出處:《劉向·說苑·第九卷·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wù)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p>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成語解釋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拼音:tángláng bǔ chán,huángquè zài hòu

釋義:原義是螳螂捕捉蟬,卻不知道黃雀在它后面正想吃它,后比喻為了利益損害別人,而不知道有人跟著算計他。

成語出處:漢·劉向《說苑·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p>

翻譯:園中有樹,樹上有蟬,蟬只顧著在那里高興地吸露水,卻沒有覺察到它身后有螳螂要捕捉它呢;螳螂一心想捕蟬,卻不知道一只黃雀在它身后準(zhǔn)備吃掉它。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
需要裝修報建?需要辦理施工許可證?歡迎咨詢客戶經(jīng)理 1822155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