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知識 > 惠崇春江曉景的詩意思
發(fā)布時間:2025-10-28 20:26:01 瀏覽次數(shù):0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詩意: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飦砹?。北飛的大雁就像那向北歸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點掉隊離群。遠隔千里就已經(jīng)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fēng)雪了,還是再在江南度過半月的春光時節(jié)吧。
蘇軾(1037~1101年),宋代文學(xué)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進士。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放縱不羈,雄渾豪邁,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學(xué)家蘇軾題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創(chuàng)作的組詩。第一首詩題“鴨戲圖”,再現(xiàn)了原畫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詩人合理的想象,與原畫相得益彰。第二首詩題“飛雁圖”,對大雁北飛融入人的感情,側(cè)面表現(xiàn)了江南春美。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蘇軾于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為惠崇所繪的《春江晚景》兩幅所寫的題畫詩。一說此詩作于江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