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的作者是誰?

發(fā)布時間:2025-11-02 11:53:01 瀏覽次數(shù):0

《后漢書》的作者是范曄?!逗鬂h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取自司馬彪《續(xù)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逗鬂h書》大部分沿襲《史記》、《漢書》的現(xiàn)成體例,但在成書過程中,范曄根據(jù)漢朝東漢時期一代歷史的具體特點,則又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變動。

作品簡介:

北宋時,有人把晉朝司馬彪《續(xù)漢書》志三十卷,劉昭注,與之合刊,成《后漢書》。首先,他在帝紀之后添置了皇后紀。漢朝東漢時期從和帝開始,連續(xù)有六個太后臨朝。把她們的活動寫成紀的形式,既名正言順,又能準確地反映這一時期的政治特點。其次,《后漢書》新增加了《黨錮傳》、《宦者傳》、《文苑傳》、《獨行傳》、《方術傳》、《逸民傳》、《列女傳》七個類傳。范曄是第一位在紀傳體史書中專為婦女作傳的史學家。尤為可貴的是,《列女傳》所收集的十七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貞女節(jié)婦,還包括并不符合禮教道德標準的才女蔡琰。

《后漢書》自有其特點。從體例上看,與《史記》和《漢書》相比,有一些改進。在本紀方面,它不同于《漢書》的一帝一紀,而是援引《史記·秦始皇本紀》附二世胡亥和秦王子嬰的先例。在《和帝紀》(和帝劉肇)后附殤帝(殤帝劉隆),《順帝紀》(順帝劉保)后附沖、質二帝。這既節(jié)省了篇幅,又不遺漏史實,一舉而兩得。在皇后方面,改變了《史記》與《漢書》將皇后列入《外戚傳》(呂后除外)的寫法,為皇后寫了本紀。這樣改動,符合東漢六個皇后臨朝稱制的史實。

這些列傳既是新創(chuàng),又反映了漢朝東漢時期的實際情況。如漢朝東漢時期一代黨錮大興,許多比較正直的大臣都以結黨的罪名被***;另外,漢朝東漢末年的宦官多參與朝政、***戮大臣,是黨錮之獄的主要制造者。這些現(xiàn)象充分反映了漢朝東漢時期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斗爭。范曄根據(jù)這些史實,創(chuàng)立了黨錮和宦者兩個列傳。

為列女立傳,最早始于漢朝西漢時期的劉向,范曄在劉向的啟發(fā)下增寫了《列女傳》,這在正史中是第一次出現(xiàn)。他的《列女傳》中,有擇夫重品行而輕富貴的桓少君、博學的班昭、斷機勸夫求學的樂羊子妻、著名才女蔡琰等,不拘于三綱五常的界域。

《后漢書》的列傳,還往往打破時間的順序,將行事近似的人寫成合傳。如王充、王符和仲長統(tǒng)三人,并不是同時代的人,因為他們都輕利祿而善屬文,行為近似,所以合傳。

成書過程:

范曄的祖父范寧曾任晉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書?!妒涀⑹琛分械摹豆攘簜髯⑹琛肪褪且浴豆攘杭狻窞榛A寫成的。他的父親范泰官拜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是宋武帝劉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覽群書、潛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曄有很深的家學淵源,一直以名門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節(jié),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喪身。

元嘉九年(432年),范曄在為彭城太妃治喪期間,行為失檢得罪了司徒劉義康,被貶為宣城太守,范曄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來寄托他的志向,開始寫作《后漢書》。

范曄以《東觀漢記》為基本史料依據(jù),以華嶠書為主要藍本,吸取其他各家書的長處,刪繁補缺,整齊故事,超越眾家,后來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曄《后漢書》取代《東觀漢記》,盛行于世。而諸家《后漢書》,除袁宏《后漢紀》外,都相繼散亡。于是范曄《后漢書》成為現(xiàn)在研究漢朝東漢時期歷史的最基本的依據(jù)。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當他完成了本紀、列傳的寫作,同時又和謝儼共同完成《禮樂志》、《輿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時候,有人告發(fā)他參與了劉義康的篡位陰謀,因此下獄而死。謝儼怕受牽連,毀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漢書》只有紀傳部分流傳了下來。

主要成就:

1、思想價值:

《后漢書》有肯定王權秩序、頌揚忠貞名節(jié)等儒家正統(tǒng)思想,亦有褒揚避世隱逸、狂狷放達的道家玄學思想,還有對佛教思想的批判等。

宣揚儒家正統(tǒng)思想亦應為《后漢書》的基本內容?!逗鬂h書》中對大部分人物的褒與貶,有一個正統(tǒng)儒家思想的標準:有利于社稷安定、國計民生的忠貞之士,即受褒美;反之,即受貶責。《后漢書》中褒贊了大量的勤政愛民者,還對仗義執(zhí)節(jié)者大加贊美,對佛教與讖緯思想基本上是否定的。

2、天文貢獻:

后漢書記錄了發(fā)生于2000年前的超新星爆發(fā)事件,如今科學家為這個超新星編號為RCW 86,距離地球大約8000光年。

公元185年正值中國的漢朝東漢時期,當時中國的天文學家在天空中觀察到一次超新星爆發(fā)過程并對此做了記錄。他們稱之為“客星”。當時的中國天文學家們在夜空中看到了一顆極亮的“新星”,色彩鮮艷,直到第二年的6月份才逐漸消失,前后一直在天空閃耀了將近8個月。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經過研究后確認,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超新星爆發(fā)紀錄。

3、史書特色:

(1)體例特點:

①無“表”:

《后漢書》雖然只有本紀、列傳和志,而沒有表,但范曄文筆較好,善于剪裁,敘事連貫而不重復,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無表的缺陷,使以后史家競相效法。

②創(chuàng)制類傳:

《后漢書》繼承了前代的紀傳體制,但在編寫上又有所創(chuàng)新。在人物類傳方面,除承襲《漢書》的《循吏》《酷吏》《儒林》等類傳外,憑著對社會的更進一步的剖析與理解,結合東漢社會的特點,他又創(chuàng)制了前代史書中所沒有的《黨錮》《宦者》《文苑》《獨行》《逸民》《方術》《列女》等7種新的類傳,而后6種類傳為后世大多數(shù)紀傳體史書承襲,使緣乎東漢歷史的體例獲得了超越時序的永恒的史學價值。

③合傳編寫:

在合傳方面,范曄受類傳編纂的影響,不拘時序把有相似點的人物放在一起撰寫(但又不同于類傳),這使編者更易于編寫,而讀者更易于理解把握所傳人物,對后世史學編纂亦有很大影響。范曄新增類傳對后世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了。

(2)文學特點:

①觀點鮮明:

《后漢書》除體例上的創(chuàng)新外,最顯著的是觀點鮮明,褒貶一語見地。如,《黨錮傳》正面歌頌了張儉、范滂和李膺等人剛強正直的風尚;在《楊震傳》中,多處歌頌了楊震及其子孫廉潔奉公的家風;《宦者傳》贊揚了蔡倫等“一心王室”的忠介之士,對于侯覽等人則直書其“兇家害國”。特別是《后漢書》的“論”“贊”,以犀利的筆鋒評判是非,表彰剛正,貶斥奸惡而嘲笑昏庸,更是一大優(yōu)點。

②再現(xiàn)歷史,史料充足:

《后漢書》再現(xiàn)了漢朝東漢時期的歷史,保存了漢朝東漢一代的諸多史料。漢朝東漢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狀況,朝代興衰歷變,歷史大事件等等,諸如黨宦之爭、黨錮之禍、圖讖盛行等史實,皆賴其保存記錄。《后漢書》還學習了班固的《漢書》,保存了漢朝東漢學者大量有價值的論著,于人物傳記中附載,如《崔寔傳》中載其《政論》一篇,《桓譚傳》中載其《陳時政》一篇,《張衡傳》中載其《客問》、《上陳事疏》和《請禁圖讖》等三篇,《蔡邕傳》載其《釋誨》一篇,等等。這些論著,都是研究東漢社會的珍貴史料,且對后代社會有一定的參考和實用價值,若不是范曄附錄書中,恐怕早已淹沒于歷史長河中了。

歷代影響:

范曄所新設置的七個類傳,除《黨錮列傳》以外,對后世史家影響是比較大的。多數(shù)類傳都為后來的史家所沿襲。從歷史編纂學的角度看,范曄所撰的《后漢書》雖比不上司馬遷所著《史記》那樣,創(chuàng)立紀傳體史書的宏規(guī),也沒有如班固撰《漢書》那樣,建立紀傳體斷代史的范例。但是在完善紀傳體斷代史方面,卻作出了較大的貢獻。這主要表現(xiàn)在類傳的設置。

《后漢書》所以成為不朽的史學名著,也因為它在編撰上取得了很大成功。紀傳體是一種綜合體裁,在這種體裁中如何統(tǒng)籌全局,詳略得當?shù)卦佻F(xiàn)史實,是個很棘手的問題。范曄對全書作了細致的整體規(guī)劃,對史實進行了認真的剪裁。書中所述史實規(guī)避得法,彼此間既有照應,又不重復繁冗,表現(xiàn)出高超的史學技巧。通過他的妙手剪裁,《后漢書》井井有條地敘述了漢朝東漢一代的歷史興亡大勢,錯落有致地描畫出漢朝東漢一代的社會、民情與人物百態(tài)。

作者介紹:

范曄(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南朝宋史學家,字蔚宗,順陽(今河南南陽淅川縣)人。官至左衛(wèi)將軍,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曄開始撰寫《后漢書》,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謀反罪被***止,寫成了十紀,八十列傳。原計劃作的十志,未及完成。

后漢書作者
需要裝修報建?需要辦理施工許可證?歡迎咨詢客戶經理 1822155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