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11-04 01:33:01 瀏覽次數(shù):1
《何陋軒記》翻譯:
孔子想搬到九夷(邊遠之地)去住,別人都認為那里簡陋落后??鬃诱f:“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簡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貶龍場,龍場在上古蔡國屬地以外的邊遠地區(qū)。人們都以為我來自京城,一定會嫌棄這里簡陋,不能居?。蝗欢以诖说刈×耸畟€月,卻很安樂。夷人好罵人,說粗話但性情率真,淳樸。我剛來的時候,沒有房子居住。住在叢棘之中,則非常陰滯;遷到東峰,就著石洞住下,卻又陰暗潮濕。我曾在叢棘的右邊開園種菜,夷民紛紛砍伐木材,就著那塊地搭建起一座軒房讓我居住。我于是種上檜柏竹子來遮蔽房子,又為它栽上芍藥花卉,(擺上)琴書和圖冊史書,來交往的文人學(xué)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軒中的人,好像來到了四通八達的都市,而我也忘記了我是住在遠夷之地。于是給軒取名為“何陋軒”。
哎呀,現(xiàn)在夷人的風(fēng)俗,崇尚巫術(shù),敬奉鬼神,輕慢禮儀,放任性情,然而這對他們淳樸的本質(zhì)并沒有損害。果真有君子住到這里來,開導(dǎo)教化他們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種能擔(dān)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寫下這篇“記”,用以等待將來的人。
注釋:
①夷蔡:蔡為周代古國,其地在今河南上蔡、新蔡等縣地,即在河南南部。
②要綏:要服、綏服,古代王畿以外的區(qū)劃名,這里泛指邊遠地區(qū)。
③上國:這里指京城。因王守仁自京官貶龍場。
④軒裳:古代卿大夫所乘坐的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
⑤縟:指繁密的禮節(jié)。
⑥淳龐:樸實。
⑦黝:青黑色。
⑧浚奸:深奸。
⑨中螫:內(nèi)心像毒蟲刺人。
⑩諸夏:指中士。
?彬郁:文質(zhì)彬彬有文采的樣子。
?矩矱:規(guī)則法度。
?眇:低微,細小。
?郁:阻滯。
?比:親近。
?琴編:指琴書。
?信:通“伸”,伸張。
原文: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守仁以罪謫龍場,龍場古夷蔡之外,于今為要綏,而習(xí)類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國往,將陋其地,弗能居也。
而予處之旬月,安而樂之,求其所謂甚陋者而莫得。獨其結(jié)題鳥言,山棲羝服,無軒裳宮室之觀,文儀揖讓之縟,然此猶淳龐質(zhì)素之遺焉。蓋古之時,法制未備,則有然矣,不得以為陋也。
夫愛憎面背,亂白黝丹,浚奸窮黠,外良而中螫,諸夏蓋不免焉。若是而彬郁其容,宋甫魯掖,折旋矩矱,將無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惡詈,直情率遂,則有矣。世徒以其言辭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謂然也。
始予至,無室以止,居于叢棘之間,則郁也;遷于東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陰以濕。龍場之民,老稚日來視,予喜不予陋,益予比。予嘗圃于叢棘之右,民謂予之樂之也,相與伐木閣之材,就其地為軒以居予。
予因而翳之以檜竹,蒔之以卉藥,列堂階,辦室奧,琴編圖史,講誦游適之道略具,學(xué)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軒者,若觀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諸夏之盛,其典章禮樂,歷圣修而傳之,夷不能有也,則謂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專法令,搜抉鉤縶之術(shù)窮,而狡匿譎詐,無所不至,渾樸盡矣!
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繩之木,雖粗礪頑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為欲居也歟?雖然,典章文物,則亦胡可以無講?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瀆禮而任情,不中不節(jié),卒未免于陋之名,則亦不講于是耳。然此無損于其質(zhì)也。誠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蓋易。而予非其人也,記之以俟來者。
作品賞析:
此文選自《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三?!睹魇?王守仁傳》說,王守仁抗章救戴銑等人,“(劉)瑾怒,廷杖四十,謫貴州龍場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獠雜居。守仁因俗化導(dǎo),夷人喜,相率伐木為屋,以棲守仁。”(釋義:劉瑾大怒,把王守仁廷杖四十,又貶到貴州的龍場做驛丞。龍場一帶群山連綿,苗族、僚族人雜居。王守仁根據(jù)他們的風(fēng)俗加以教化、領(lǐng)導(dǎo),這些少數(shù)民族人很高興,大家一起砍伐樹木建造房子給王守仁居住。)這篇《何陋軒記》,就是為此而發(fā)。文章以親身經(jīng)歷,贊揚了苗族、仡佬族(獠)人民正直純樸、樂于助人的品格,批駁了人們稱之為“陋”的說法。相反,他們比之于中原的那些“狡匿譎詐,無所不至”(釋義:奸詐狡猾,沒有什么不敢做)的人來,倒是“未琢之璞,未繩之木”(釋義:還沒有雕琢放任璞玉,沒有繩子的樹木),等待著大匠去雕琢,也就是用“典章文物”(釋義:文章典故文物)去影響他們,清除其“崇巫而鬼事”(釋義:崇拜以舞降神的人而作出一些荒唐事情)的陋俗。文章剖析精微。在封建士大夫中,能排除對少數(shù)民族的偏見,實在很難得。
作者簡介:
王守仁(1472-1528),浙江余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弱冠舉鄉(xiāng)試,學(xué)大進,顧益好言兵,且善射,1498年(弘治十年)登進士第,歷官南京太仆少卿,就遷鴻臚卿。明代文臣用兵,未有如王陽明者,卒謚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