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11-09 03:37:01 瀏覽次數(shù):0
原句應(yīng)是:女為悅己者容。意思是:女子愿意為欣賞自己、喜歡自己的人精心妝扮。出自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趙策一》。
女為悅己者容原文出處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韓趙魏三家滅智氏,東周四大刺客之一豫讓為給智伯報仇,伏橋如廁、吞炭漆身,多次刺***趙襄子,最后自刎而死,留下了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千古絕唱。
原文出處:晉畢陽之孫豫讓,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說,去而就智伯,智伯寵之。及三晉分智氏,趙襄子最怨智伯,而將其頭以為飲器。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智氏之仇矣。”
譯文
晉國義士華陽的孫子豫讓,最初為范氏,中行氏當(dāng)差,因為主君不喜歡他,被辭退了,就投奔智伯,智伯很信任他。等到趙、魏、韓三家瓜分了智氏,趙襄子因最怨恨智伯,把智伯的頭拿來當(dāng)作盛酒器皿。豫讓便逃往山中,說:“唉!常言說:志士為了解自己的人而犧牲,女子為喜歡自己的人而打扮。我應(yīng)當(dāng)報答智伯知遇之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