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知識 > 打草驚蛇的故事是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5-11-11 02:23:01 瀏覽次數(shù):0
打草驚蛇的故事是:唐朝有個叫王魯?shù)娜?,?jīng)常貪污受賄,當朝廷派官員下來巡查的時候,百姓就寫了狀書,控告縣衙里的主簿等人貪污受賄的行為,王魯害怕百姓接著就告到自己頭上,于是不由自主的在紙上寫了“汝雖打草,吾已驚蛇”八個大字。
打草驚蛇的意思是打的是草,卻驚動了藏在草叢里的蛇,原指懲罰了別人,也警戒了自己,后比喻做事不密,致使對方有了警覺和防范。打草驚蛇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出自北宋·鄭文寶《南唐近事》,打草驚蛇的近義詞是操之過急、反義詞是引蛇出洞。
成語寓意:打草驚蛇這個典故闡明了一個道理,那些干了壞事的人常常是做賊心虛,當他們做的事情還沒有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他們也會聞風喪膽。俗話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人生在世,但求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