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鹀簡介

發(fā)布時間:2025-09-28 11:10:30 瀏覽次數(shù):5

  灰鹀,學(xué)名:Emberiza variabilis,為雀科鹀屬的鳥類,俗名黑蒿鳥。分布于勘察加半島、薩哈林島、烏蘇里斯克、日本以及中國**的江蘇、寧夏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日本北部。

  體長16-17.5厘米。喙短,呈圓錐形,堅實而尖;切緣微向內(nèi)曲。鼻孔半遮以短額須。翅頗發(fā)達,第一枚初級飛羽常退化,第2-5枚近乎等長。爪彎曲,后爪短于后趾。夏羽的整體羽毛為灰黑色,雄成鳥背羽有黑色縱斑,次級及三及飛羽有褐色羽緣。雌鳥整體羽毛為褐色,背部有黒褐色的縱斑,頭央線及眉斑為淡褐色。喉部至尾部為淡黃褐色帶有褐色縱斑、尾羽外側(cè)無白色。

  繁殖期間多成對或單獨活動,非繁殖期成3至8史小群活動。生性隱秘,藏匿于山區(qū)森林中的竹林及多蔭的林下覆蓋。鳴聲為簡單的短句接輕柔的拖長音。叫聲為偏高的zhii聲似灰頭鹀。以植物種子為主食。

灰鹀
需要裝修報建?需要辦理施工許可證?歡迎咨詢客戶經(jīng)理 18221559551